2023年03月29日 星期三

瞄準“全國一流”,市中區(qū)未成年人素質教育基地本周正式開營

市中學子將在這里“拔節(jié)成長”

發(fā)布日期:2018-10-22

信息來源:濟南日報

  “因為場地等資源限制,學校提供不了的拓展課程,這里全都有!真是迫不及待,想讓學校的孩子們來享受一下市中教育的‘新福利’。”10月17日,濟南市勝利大街小學副校長任偉再次來到市中區(qū)未成年人素質教育基地,面對這個“高大上”的新基地,任偉特別激動。
  在基地,任偉驚喜地發(fā)現(xiàn),人工智能成功入駐智能城市館,讓學生近距離看到未來的模樣;在天下泉城館,人文與科技完美交融,讓人流連忘返……本周,這處未來的“濟南新地標、教育新高地”將正式開營。在市中品質教育邁向“全國一流”征程中,這處國家級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,必將成為學生們心神向往的“打卡”勝地。
  定位“全國一流”提升學生素質有了“航母編隊”
  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素質教育基地,是幾代市中教育人共同的追求。早在2001年市中教育就在長清租借了一塊場地,成為全區(qū)中小學生進行校外綜合實踐活動的教育場所,但一個真正屬于市中教育,且融教育性、知識性、科學性于一體,用以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的校外營地,仍是空白。
  就這樣一直到2007年,經過多方考察,建設市中區(qū)未成年人素質教育基地正式提上日程。
  “現(xiàn)在,一個總投資4億多元、項目總占地面積36.63公頃、總建筑面積10.86萬平方米的素質教育基地,已經在市中區(qū)‘南大門’拔地而起,預計本周正式開營。”市中區(qū)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主任王魯明告訴記者。
  走進基地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智能城市館、飛天試驗館、環(huán)境科技室、數(shù)位藝術室、創(chuàng)客工坊、生命探源館……一間間教室“科技范兒”十足,非常炫酷。
  “在一流的設備、超前的理念引領下,我們的目標是將基地打造成為‘全國一流’,讓全區(qū)中小學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‘高大上’的德育實踐、生存體驗、科技探究、素質拓展、國防教育軍事訓練等綜合實踐活動。”市中區(qū)未成年人素質教育基地主任于永樂自信滿滿地告訴記者。
  據(jù)介紹,基地以“泉心潤知、日行日新”為教育理念,分為教學、生活、拓展、運動、種植和景觀綠化六大功能區(qū),基地以終端的手環(huán)和平板電腦來實現(xiàn)門禁、消費、定位、授課及動態(tài)評價等管理和培訓功能,實現(xiàn)智慧運營。
  開起“課程超市”業(yè)內大咖助力開發(fā)200多門課程
  “基地4座樓宇如同4艘航空母艦,搭載著我們向著更廣闊的未來前行,而豐富多彩的課程更是讓同學們流連忘返。”濟南十六里河中學學生胡鑫雨告訴記者,今年5月份,她和同學們成為第一批到基地“嘗鮮”的學生,短短一周時間,基地便以其強大的“魅力”,讓學生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新奇,更讓他們成為了基地的忠實“粉絲”。
  “雖然只有短短幾天,但每個學生都像一個陀螺,在活動過程中不停旋轉,‘轉’出實踐經驗和能力,心智發(fā)展也有了進步。”十六里河中學校長傅蘭芬表示,基地活動形式新穎,學生在體驗、動手、動腦訓練的過程中,增長了知識、開闊了視野。
  要想吸引更多學生成為自己的“粉絲”,在硬件配備上實現(xiàn)“全國一流”的同時,最關鍵的還要看有沒有真正適合學生成長的課程。
  “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在校內體驗不到的課程,傳遞給孩子課堂內學習不到的知識。”于永樂告訴記者,現(xiàn)如今市中區(qū)各學校的社團活動精彩紛呈、特色鮮明,“這就需要我們調整視角,讓孩子在探索、創(chuàng)造、動手與實驗中,擁有不一樣的實踐體驗。”
  于是,在“科技+人文”的目標定位引領下,基地專門邀請了全國綜合實踐活動協(xié)會會長郭元祥及其團隊協(xié)助基地進行課程體系設計,并邀請部分學校校長參與基地課程體系論證。最終,圍繞“生命揚帆、科技起航、天下泉城、社會生活”四大領域,形成了16個模塊、77大類的課程體系,基地新開發(fā)課程200多門,目前已經完善的有80多門。
  在不斷豐富課程體系的同時,基地的教師們也在忙著修煉“內功”。
  他們一方面走出去“取經”,另一方面還將業(yè)內大咖請進家門,力求用最前沿的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,從而為學生帶來最具吸引力的實踐體驗。“立足于‘實踐育人’的教育理念,基地的課程體系聚焦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,培養(yǎng)學生科學的創(chuàng)新思維能力,從而促進學生在德、智、體、美、勞各方面全面發(fā)展。”王魯明表示。
  聚焦“身心兩健”體驗式學習助力學生成長
  “關注每一個、了解每一個、激勵每一個、成就每一個”,是每個市中教育人的教育理念。自2015年成為“全國學校體育聯(lián)盟綜合改革實驗區(qū)”以來,市中區(qū)圍繞培養(yǎng)“身心兩健、氣質獨特”學子的育人目標,通過聚焦“一生一長”,實現(xiàn)了陽光體育全覆蓋;聚焦“一師一優(yōu)”,讓每一個教師專業(yè)精進;聚焦“一校一品”,“無差別”整體推進了城鄉(xiāng)學校體育均衡發(fā)展。
  “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書本知識、音美技能,這些是硬功夫;性格、眼界、心理等,則是軟實力。”市中區(qū)教育局負責人告訴記者,學生不僅僅應該在學校接受教育,還應該通過各種校外活動開闊視野、體驗生活、充實自己,“基地就是為培養(yǎng)‘身心兩健、氣質獨特’的市中學子建立的,在這里將聽到孩子們‘啪啪’拔節(jié)成長的聲音。”
  基地建設完成后,如何將基地打造成為一個讓學生“來了不想走、走了還想來”發(fā)自內心喜歡的地方,一直是市中教育人思索的重點。
  “基地不僅僅是學生的‘成長加油站’,還是教師的‘技能展示臺’。”王魯明告訴記者,在市中區(qū),許多學校教師的創(chuàng)客、機器人工作室都非常前沿且很受學生歡迎,基地將把這些身邊的名師“請”到基地來,并讓這些名師在基地“安家”。
  “在把國內外大咖請進來的同時,我們也不能浪費自己身邊的名師資源。”市中區(qū)教育局負責人表示,基地可以給這些老師開設專門的工作室,老師可以利用固定時間或者周末為孩子們傳授知識,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名師福利,“基地必將成為一個富有‘野趣、童趣、情趣’的學生校外成長樂園,一塊見證著學生從懵懂走向成熟的熱土。”(本報記者 史春勇 通訊員 董國華)
編輯:
?
友情鏈接